电站系统工程

互联网时代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探析基于思 

来源:电站系统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3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现状

大学生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20至29岁的青年网民占比最高,达24.6%,在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6%[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2]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加之在西方媒体的不良诱导下,大学生无法判断一些网络信息来源的真实性,盲目相信甚至做出一些有损于本国利益的言论和行为。互联网时代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具体如下。

1.网络泛娱乐化现象冲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认知

泛娱乐化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去神圣化、去崇高化、去价值化,使原本不应包含甚至不包含娱乐元素的事物转向娱乐化的属性[3]。一方面,目前,网络空间被大量搞怪、戏虐等泛娱乐化信息充斥,严重污染了大学生的网络生存环境。“网络上的分散性言论、非理性争辩极易导致公共空间的内部分裂和异化。”[4]西方国家别有用心地利用互联网传播各种错误的思潮,像新自由主义、民众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宣扬和提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众多的腐朽价值观念,还大肆宣扬众多的普世价值,像人权、自由、民主,等等。这些西方思潮都在潜移默化地冲击着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的方向、效果和环境。

另一方面,网络泛娱乐化现象不仅以各种网络流行语甚至以恶搞、戏虐等形式把传统节日及习俗、历史事件及文化名人甚至红色经典任意改编嫁接来娱乐大众,还有甚者竟然通过消费弱势群体来博人眼球以制造娱乐热点。以大学生使用较多的社交软件“微博”为例,因其具有快速导向性和信息资源的丰富性,所以一旦出现这种问题,“微博”的强烈互动性会使得网民随意发表评论,且大学生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不管正确与否。但是面对成千上万条的网络评论,大学生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自觉抵抗西方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入侵,无法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和坚信伟大的中华文化,这就在无形中诱导了大学生的认知。

2.网络文化多元化消解大学生的理性爱国

不同意识形态、政治立场、价值观念的主体在网络空间竞相涌动,致使网络舆情信息呈现复杂多元的政治取向与价值导向[5]。互联网时代,快速发展的信息科学技术也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出空前的开放性与多元化态势,但与此同时也表现出盲目性、从众性等心理。一方面,一些自媒体传播“泛自由化与庸俗化”的网络文化,造成主流价值观边缘化、非主流意识形态占据网络话语场域。另一方面,“各种敌对势力一直企图在我国制造颜色革命,妄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6]。由于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尚未完善,西方国家的不良媒体借助网络话语场域,大肆宣扬西方的“民主制度”并披着娱乐外衣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将中西方的国家制度无科学性地比较,片面解读中国社会的现实矛盾,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这些都冲击着大学生的国家民族观念,消解大学生的爱国理性。

新时代,网民可以利用网络不受时空场域限制的特点,借助网络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但是一些非理性、缺乏事实依据的观点很容易变成敏感性话题。新时代,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压力与日俱增,一些网民由于对现实不满、自己的利益无法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寻求网络空间这个情绪宣泄口,将“仇官”“仇腐”“仇富”等情绪抛向网络空间,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成网络舆情危机,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这对于尚未树立正确政治观的大学生来说,很容易消解他们的辨别能力与爱国理性。

3.个体主体性的普遍化挑战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

一方面,快节奏的社会发展给大学生带来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包括学业压力、工作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等。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大学生个体意识与独立性不断增强,他们在网络空间寻求新鲜事物以追求新鲜感和快乐感,于是在对事物做出判断时更加注重自己的利益,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和民族利益之上,功利主义日益凸显。新时代的大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成为一种普遍化的现象,但这种主体性意识也在不断地挑战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

目前,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由于创新能力缺乏、对新媒体技术操作不熟练等原因,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模式,这与网络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相比缺少了一定的吸引力,减弱了大学生在现实课堂中对爱国主义的认知认同,转而投向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平台。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缺乏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情感认知和情景体验,已经无法达到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理想效果。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模式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在一定的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新时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途径和方式日益丰富起来,如:QQ群、微信公众号、微博中的“超话社区”等,克服了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中受时间、地点等因素限制的局限性,大学生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引导下自由发表言论,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性,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效性。

上一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