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系统工程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逻辑路径 

来源:电站系统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2

1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背景

首先,自2004 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已经连续16 年把“三农”问题列为重点,国家历来重视发展“三农”。“三农”人才培养是关键,而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是“三农”人才培养在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1]。

其次,党的十九大明确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有了新使命、新任务和新要求。从这个角度来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是新时代“三农”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再次,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国策来看,人才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内在的、必然的要求。

2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乡村人才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强乡村人才建设,必须就地取“才”、多方聚才、实践育才和重用贤才[2]。

首先,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有利于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培养急需人才,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保障农村长治久安和长远发展。

其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解决了人才匮乏、素质不高等长期困扰“三农”工作发展的瓶颈,有助于更好地凝聚农村发展智慧、拓宽发展视野、理顺发展思路,补齐农村发展中知识、技能、思维等方面的短板。

再次,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能助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全民素质。

3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对象

首先,乡村振兴工作的上级主管者。这部分人不一定在农村,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政策的制定者、工作的统筹者和指挥者。

其次,乡村振兴工作的各类参与者。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包括各级各类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团体和个人,要把这些参与者纳入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中。

再次,乡镇干部和农村干部。这个群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落实此项工作最直接的责任人。要加强对他们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英。

最后,广大农民。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要着力于培养广大农民。转变农民的思想认识,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4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主体

首先,学校和教育办学机构是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核心。学校和教育办学机构掌握了大量办学资源,在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方面有较大的资源优势,应肩负起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重任。

其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主体还应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和各相关参与单位,这些单位应开办乡村振兴培训班或者结合本单位的工作职能开展内部培训。各方主体要加强统筹协调,做好人才培养的科学分工、分类推进,避免重复培养导致资源浪费,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效益。

5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类型

首先,层次类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必须覆盖各层次的人才培养。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到高中教育,这些层次的人才培养重在思想认识上,培养他们对农村的热爱之情;从中专、大专到本科,这些层次的人才培养重在专业技术上,培养他们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硬本领;从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这个层次的人才培养重在战略思维和高端技术上,培养他们引领乡村振兴的综合素质能力。

其次,专业类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必须覆盖各专业领域的人才。既要培养掌握农村农业技术的人才,推动乡村种养殖、牧副渔等行业的发展,又要培养懂管理、会经营、善营销的管理型人才,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兴旺,还要培养擅长农村治理和综合管理的人才,推动乡村有效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

6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渠道

首先,进校学习。也就是将参加培养、培训的学员统一到各级各类学校、党校、干部学校等集中学习。进校学习的优点是可以最大化将学校资源应用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中,更好地感受学校的学习氛围,提升学习效果。缺点是受时间、地理空间的限制,学员集中到校学习会与工作时间产生冲突,由于农村交通不便,学习成本较高[3]。

其次,送教下乡。送教下乡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手段,能更好地激发广大农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更便利、快捷。

再次,外出学习。外出考察学习能拓宽学员的视野,是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较为常见的方式。

上一篇:七十年医改攻坚路以人为本探求世界难题访国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