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系统工程

一部完整系统的画论史评张曼华中国画论史 

来源:电站系统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8

一部完整系统的画论史

张曼华教授《中国画论史》一书以史为纲,自先秦至近代画论无不包罗。书中将“中国绘画理论”分为先秦两汉的萌芽期,魏晋南北朝的重要开始期,唐五代的成熟期,宋元的重要发展期,明清的因袭与创见交错期,近现代的振兴期。此外,书中将中国画论各个时代的重点悉数列出。如唐代画论部分,论者多着眼于《历代名画记》等著名画论,其他画论则一带而过。此书除论述经典画论外,将唐代散见于他处的理论精华也一一拈出,以方便读者全面立体地了解每个时代的绘画理论。故无论从时间跨度或涉及的理论观点上来说,《中国画论史》均可谓是一部完整系统的画论史。

一部以命题为目的绘画理论史

《中国画论史》一书对历代画论进行分类整理,以命题为目。在画论的不同发展时期,作者除以山水、花鸟、人物画论之传统方法来分类外,另将画论发展阶段中的独特性单独分出。如唐代画论留存有限,题画诗论画可充实此时的绘画理论,故书中专列出《唐代题画诗论画》一节,此正与唐代题画诗的重要地位相称。又如宋代文人画兴起,绘画主体渐由画师转为文人,许多重要的绘画思想均在此时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如对“形神论”的探讨,此前自韩非子的“犬马难,鬼魅易”,淮南子的“君形者”,至顾恺之的“以形写神”,传神论基本确立,且影响一直持续到宋代。北宋文人画思想兴起后,“犬马难,鬼魅易”的观点被彻底颠覆,传神论被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观点所取代。自此后,“形神论”均以此为出发点,不断生发。故可知此时文人画思想所带来的重要转变。因此,《中国画论史》一书在宋元画论部分辟三节来阐述宋元间的文人绘画思想,可谓非常恰当。此正可帮助读者将画论中的重要问题梳理清楚,并形成一个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与认知。

在此类大条目下,作者详细点出重要的画论著述与其中的绘画思想,使读者一目了然。多者如在“《历代名画记》论画”中,分十一点列出其绘画思想中的经典内容,少者如李开先《中麓画品》、李流芳论画、沈宗骞《芥舟学画编》、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等,虽只有一处重点,作者仍将其列出。纲举目张,读者便可无虑画论之繁杂,而能快速建立起对画论体系的认知。

一部将古代与近现代贯通起来的画论史

在画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同一个论题在不同时代的审美风气下往往呈现出独具时代风貌的特点。如前文所说关于“形神论”的发展,又如对“美丑”“雅俗”“似与不似”等范畴的不断理解与充实,此等均为画论中的重要论题,曾经多人阐释,内涵丰富。故欲了解此类论题,必须对此论题的历史发展有一全面的了解。《中国画论史》一书将此种问题集中一处进行论述,正可为吾等学子梳理出画论中的重点与脉络。

如书中在沈宗骞论“五雅”“五俗”之处集中讨论“雅”“俗”。“雅”“俗”作为中国画的品评标准,自南齐谢赫时被提出,此后避俗求雅一直是历代文人画家们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然对“雅俗”本身的评判却因时而异,甚至到了清朝的“扬州八怪”,自然而然形成一种由雅趋俗的绘画风格。

关于“似与不似”的问题集中于黄宾虹论画处一并综述,倪云林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王绂的“不似之似”,徐渭的“不求形似求生韵”,沈颢的“似而不似,不似而似”,石涛的“不似之似似之”等观点,对“似与不似”的范畴不断生发。

除此类问题外,书中对其他重要问题也设有专题进行讨论,如在董其昌论画部分集中梳理了关于“南北宗”的论述。早在元代汤垕《画鉴》中,便已注意到山水画的不同笔墨风格,其后南北宗论经过一百多年的酝酿终在董其昌、莫是龙、陈继儒、沈颢时被正式提出。此后,关于南北宗的讨论绵延不绝,有褒南贬北的沈颢、唐岱、布颜图、钱杜,有认为南北宗皆有可学之处的恽向、方薰。不仅如此,关于南北宗论的纷争一直持续到现代,俞剑华先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南北二宗的划分是不能成立的。作者在研究前人论述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南北宗”论的提出是受到苏轼、米芾等人审美观的影响而产生的思潮,旨在倡导文人画之精神。若从具体形式内容的划分来看,或许此南北宗的分法不尽恰当,但在文人画发展的趋势下,“南北宗”论的提出有其重要的时代意义。

上一篇:遍及全世界的技术参考指南平台钢琴阻尼器及持
下一篇:没有了